近日,宜都市人民法院红花套人民法庭成功化解一起邻里之间的纠纷,让原本关系剑拔弩张的二人冰释前嫌。
案件原、被告系同村邻居,双方因小矛盾发生肢体冲突而致原告受伤,双方经派出所调解未果,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赔偿。法官在给双方送达材料时了解到,案件标的虽不大,但双方之间矛盾很深,原告明确表示不愿调解,被告也不认可原告的诉请。
考虑到原、被告情绪激动,如果直接判决,双方息诉服判的可能性不大,且二人是多年的老邻居,为避免双方日后因此事引发其他矛盾,法官决定分别给双方做调解工作。法官在向医院详细了解原告的伤情后,根据法律规定结合案件事实拟定调解方案,向原告阐明其诉请中不合理的部分,并多次通过打电话、实地走访等方式与被告沟通,耐心向被告释法说理,告知其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后果。同时,积极联系村调解组织,组织双方到村委会进行沟通协商,从邻里之间以和为贵的角度出发,对二人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打开了双方当事人的心结。在法官的主持下,原被告达成调解协议,被告当场履行了赔偿义务,双方握手言和。
俗话说“远亲不如近邻”。和谐的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,美丽乡村建设更离不开和谐的邻里关系。红花法庭在审理邻里纠纷时,始终坚持调解优先原则,灵活运用多元机制化解纠纷,为辖区群众定纷止争,服务基层社会治理。(肖玉霖)